喜大普奔!
近日,据媒体消息,搭载神州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90天,并成功返航的白茶种子正式进入种子移交选育交接仪式的筹备阶段。
△图源:政和白茶
这一进程,让茶界相关人士感到无比振奋、欣喜与期待。
据了解,此次搭载的白茶种子分两批,一批是随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6月17日发射,并在太空运行90天后,于2021年9月17日返回地球。
另一批于2021年4月29日搭载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目前还在太空运行。
此次两批白茶种子都是采自去年11月的菜茶种子。
△左:遨游太空的白茶种子 图源:政和白茶
为什么要把白茶种子送入太空呢?
众所周知,“茶”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经济的繁荣、发展,民生的多重需求息息相关。
千百年来,人们对农业种子基因的改良、培育,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
如何提取种子里面的优质基因,保证栽培质量,使得种子增强抵抗自然灾害和抗病毒的能力,从而达到增产增收,一直是一代代农业工作者所要面临和探寻的难题。
在茶产业方面,亦然!
△茶树扦插育种 图源:网络
时代的更替让农业科研工作者明白,常规的培育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所以需要寻求“非常手段”以求突破,而“进入太空”不失为一种培育优良品种的好方法。
△空间站 图源:网络
太空中,失重、真空、紫外线、磁场等环境容易摧毁和重组种子DNA,诱导种子发生基因变异。
然后人们对太空回来的种子进行精心选育,以找出更高产、抗病毒能力更强,更优质的品种。待到各方面都表现稳定了,再投放到市场形成“太空种子”。
△太空种子 图源:网络
△太空南瓜、太空棉花、太空椒 图源:网络
其实,把茶叶种子送入太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2003年,50克浙江淳安茶树良种“鸠坑种”随神舟五号升空,后来在青岛试种成功,由原来3年多的生长周期缩短到2年,并达到了更优秀的生长效果;
2007年,云南大叶茶种子随神舟七号升空,后来在湖南新化经3年培育成功,2009年采摘茶叶3.5公斤;
2011年,肉桂、金毛猴、铁罗汉、奇丹、雀舌和矮脚乌龙等6个武夷岩茶品种搭乘神舟八号进行航天育种;
2012年,普洱茶籽乘神舟九号遨游太空;
2013年,经严格筛选,被命名为“航天大红袍1号”和“航天正山小种1号”的武夷茶优质品种搭载神舟十号上天;
……
值得注意的是,航天育种的培育并不是百分百成功,而是需要经过几代的试验、鉴定,以形成优质稳定的表现形态后,再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一环节,才能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大道至简,自然天成。
作为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