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一字之差的“功夫茶”与“工夫茶”,差别真的很大!
日期:2024-04-15 浏览:312

乍暖还寒的初春里,最惬意的莫过于给自己片刻悠闲,手捧一杯澄红明亮的红茶,坐看人世间的车水马龙,用温热的茶汤带给自己由内而外的暖意。

 


平日,茶人朋友之间约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近日莲英与几位朋友约了次下午茶,泡的便是祁门工夫红茶。喝茶时谈起此茶,刚好有位接触茶不久的朋友误以为“工夫”红茶为“功夫”红茶,还顺带用手比划了两下“功夫”。


作为茶友之间的友好交流,众人自是又一番解说。



其实这种由相同读音而引发的“误会”莲英不是第一次遇到,而且多数人会把它们混为一谈,以为所表达的是同一意思。所以,有必要针对这个“误会”来一次“澄清”啦~


工夫茶“工”在哪里?

功夫茶又“功”在何处呢?


先来个简单的总结版本:

工夫茶的“工夫”多指制作茶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指向制茶的工艺过程。后来在茶的类别中特指工夫红茶,隶属于“红茶”这个大类


△工夫茶 图源:网络


功夫茶的“功夫”多指泡茶、烹茶时的技艺与技法,而且非常讲究,必需达到一定的造诣和修养才能称之为“功夫”。它要求冲泡的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要凸显茶叶冲泡文化与美感,富含地域特征。


△功夫茶 图源:网络



上面有说,在茶类中,现在的工夫茶特指工夫红茶。那工夫红茶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工夫”红茶,哪些红茶是工夫红茶呢?

 

工夫红茶的出现得益于18世纪小种红茶在西方社会的广泛推广与认可。


△传统英式下午茶 图源:《唐顿庄园》剧照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与加工红茶的国家。17世纪初,武夷山首创小种红茶,这不仅刺激了中国茶业的发展,也逐步带动了世界喝红茶的潮流,但那时只靠武夷山一地并不能满足全世界红茶消费者的供应,所以在18世纪中期开始,我国在小种红茶的生茶技术上,创造出了加工工艺更为精湛的工夫红茶。



而红茶的产区,也从福建一地扩张到了全国十几个省份。此后,中国红茶的生产、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直到20世纪初,红碎茶的出现逐步替代了工夫红茶,还有国际茶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内大环境的变动使得中国茶叶贸易开始逐步走向衰落。

 



工夫红茶的“工夫”二字可以说体现在了制作工艺的每一道流程之中。


不管是采摘标准、鲜叶等级,还是茶叶初制与毛茶精制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和检验,工艺不胜精、微、繁、细,整个过程逾越十多道关卡,制作时间多达3-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