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白茶散茶好还是饼茶好?要怎么选?
· 2024-04-13
近几年,白茶大热。不仅是因为其入口清香,滋味甘鲜清雅、平和顺滑,还因为其蕴含的丰富营养成分和老少咸宜的品性,以及陈化后可转化的营养物质和滋味的愈加醇厚而备受茶客追捧。当下也是饮用陈化白茶的好时候,平和的茶性,柔和的茶汤,不仅暖身,亦可暖心。 众所周知,白茶有散茶和饼茶两种形态。有人偏爱散茶,有人喜囤饼茶,有人还说“好茶不压饼”。那白茶到底散茶好还是饼茶好,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它呢?今天就来叭一叭。 白茶按采摘标准和茶树品种有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四种,而在形态上又分为散茶和茶饼。四种品类在制作工艺上是相同的,都是采用自然萎凋和文火烘干。这种简朴的工艺,极少人为的干预,从而也更保留了白茶中丰富的营养物质。 饮茶之人虽然看中茶的品相、颜值,但也不单单只看颜值。不管是散茶还是饼茶,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关键看你在何种情景下是品饮和使用。首先我们来看散茶与饼茶之间的区别。 散 茶散茶,更加完备地保留了茶叶原本的形态,利于冲泡和取用,但也更占空间,特别是采用一芽二、三叶的贡眉与选用一芽三、四叶的寿眉。同时也因为没有包揉的过程,所以散茶在陈化时的物质转化速度上是比较慢的。 饼 茶饼茶,是在散茶的基础上制成的。它通过把散茶蒸软、包揉后再压制定型,然后经过烘干等工序而形成的茶饼。饼茶因为被包揉,所以叶片细胞壁会破裂,从而溢出大量细胞液附着在叶表,所以饼茶表面有更多的物质可与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的物质交换。在时间的陈化积累中,转化速度会比散茶更快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白茶这种形态的改变,在当前不断改进的压饼技术中,其在营养物质的损耗表现上是微乎其微的。 明确了以上两点,我们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散茶或者饼茶。
中国白茶产业发展高峰对话,大咖把脉白茶“新风向”
· 2024-04-13
近日,在中国白茶城运营仪式圆满举行后,以“文化引领科技赋能”为主题的中国白茶产业发展高峰对话会正式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白茶爱好者共聚一堂,围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共商白茶发展大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小小的茶叶蕴藏着富民密码。政和县委书记黄爱华在致辞中表示,白茶产业是政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借助中国白茶城正式开启运营这一契机,将会对政和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快速发展、振兴乡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茶为国饮,传承千年,茶和世界,共品共享。作为茶的产地国,中国人对茶的研究也是登峰造极。随着历史的变迁,国人围绕茶诞生出了包含茶品、茶韵、茶礼、茶道、茶趣等一系列茶元素的文化体系。再加上后期融入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等文化思潮,中国的茶文化会以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政和县委书记黄爱华致辞。提及茶文化,来自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常务副会长孙忠焕也在高峰对话上发表了相关的主题报告。 通过对茶文化内涵及其雅俗共赏的特性,孙副会长提出了茶文化的四个“相统一”观点,即:传承与创新相统一、“茶为国饮”与“以茶惠民”相统一、“品质”与“品牌”相统一、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相统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忠焕致辞。随着茶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不断对茶叶进行品质把控和升级、并提高综合利用率,才能为茶产业赋能,提升茶产品的附加价值。这需要以茶为中心,打造出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打通上下游,并辐射周边相关领域。 对此,在茶产业发展高峰对话上,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杨江帆教授分享了他对茶产业的研究报告。杨教授认为,政和白茶应从本身的品质特征出发,不断挖掘其品种的差异化生态优势,打造出白茶具备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福建农林大学杨江帆教授致辞。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对此,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的研究员杨秀芳以当前传统茶和茶叶深加工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为切入点,向来宾们详细阐述了科技与标准为县域茶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动力支撑的理论研究,为茶产业的升级发展带来了新思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研究员杨秀芳致辞。因势利导,统筹文化和资源,再借助科技赋能,让茶成为带动一方经济的关键所在。在《茶产业经济主题报告》里,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易开刚提出了茶旅融合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结合成功案例,他在规划引领、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树立品牌营销策略、茶园景区化改造与开发等方面提出了茶旅融合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议。△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易开刚致辞。此次论坛中,从茶文化到茶科技再到茶产业,专家们密集抛出了大量新颖独到的观点,现场“干货”满满,获得了各界人士一致认可和点赞。而专家学者的发言将为推动地区白茶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助力茶农们逐步实现因茶而富的目标!
茶言茶语丨诗中有茶亦能醉,何须煮酒论青梅?
· 2024-04-13
风雪之日,忽有客来,一杯热茶便可作酒。众人皆围坐炉边,取茶些许滚水冲泡,诸友相和,尽饮而欢。这是杜耒口中“寻常一样窗前月”的切切欣喜,也是“才有梅花便不同”的清雅随意。其实,最喜欢喝茶的人在路上。只见无边枣花纷落旅者身上,身穿棉麻衣服的老爷爷就在树底下叫卖他的瓜果。渐高的日头炎热晒人,让人瞬间昏昏沉沉只想早作歇息。这个时候,若去敲响农家院门讨水吃,朴实的农人便会大大方方给口茶喝。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清风拂槛,也有人在独自感慨。虽物是人非,但见春光无限好,便也能暂忘忧愁,沉浸在满满茶香之中。也许年少春游时候,兴致比喝着那美酒还浓烈,能携友五六,共赏一片好景色,如此,再简单的游玩,也能如美酒一般令人心悦。而到了年迈之时,相识皆不见,还有谁人能与你案前同饮、共话当年?独酒殇,茶怡人,又一年春至,不如静坐窗前,喝上几杯浓茶,春色尽望。没了刻意,一切随性而为。听风,闻雨,观雪,望林,于小雨初晴后,在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所求的雅致清幽无处不在,无一不是。杏花开了又败,桃枝枯了又发。世态炎凉又如何?只要喝茶人的心境始终如一,便能诗茶作酒快平生。梦回时刻,和以香茗入喉的是茶友们似吟似哦的诗读: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品味 沏一壶好茶,静待一生对饮人!
· 2024-04-13
这一生,我不愿辜负的两个:“杯中茶给我的宁静;心中人使我充实的温馨。”若有闲暇,我想一书、一茶、一整天。看书饮茶,听风看景,慢慢的把一天时光消磨掉。没太大的收获,却能找到了久违的随性与真我。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无可奈何,才让我们到达行止由心的境地。所以在阴霾中学会寻找温暖,在暗夜中探求光明,咀嚼平淡如水的生活,领略四季起伏的风景, 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喝茶,乃人生一大幸事,浮生半日,捧得一杯清茶在手,所有的感情在茶的幽香里。林清玄曾说:但凡茗茶,一泡苦涩,二泡甘香,三泡浓沉,四泡清洌,五泡清淡,此后,再好的茶也索然无味。诚似人生五种,年少青涩,青春芳醇,中年沉重,壮年回香,老年无味。攒卷的茶叶在浸润了以后,慢慢展开,错落有致地浮沉在一起。有莹莹的绿一点一点舒展开来,将整个茶水氤氲成一杯浅浅的绿色。茶过三遍即淡了,从初尝的苦涩到入味的甘甜再到萦绕在舌间的那份似有若无的缕缕香醇。人生如茶,总会经历诸多世事浮沉,抖落一生的风华与疲惫。静了心,少了怨,顾盼流年,百转千回,沉淀下来的依然是淡然心境。生活不就是这样,所有的快乐都终将过去,所有的忧伤也都将过去。所以不必苦苦纠缠,凡事都终将离去。当然,所有的经历,其实都是一种修炼,等走远了再回首,会发现,这一切会让我们变得坚强和清醒。生活的最高境界,不是坚守平淡,而是以一颗平和浅淡的心,安然轻放每一寸光阴,乐享每一份暖香。把生活过得简单、精致。在生命空白的书页里,我们填充自己,飘染不一样的颜色,涂抹不一样的烟火,直到有一天,灵魂宁静如拂晓的幽兰。万事随缘并不是看破红尘后的一切无所谓,更不是在无所追求中的游戏人生,而是在培养一种博大的淡薄情怀,拥有了一份可贵的平静。人生路上,分不清什么是不经意的忽略,可以原谅,也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不在意,需要离开。喝茶,这么慢,那么美,轻撇掌心的茶盏,品尝到人生的微苦与甘甜。人生当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沏一壶好茶,静待一生对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