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消费者权益日 | 只为你杯中的好茶
· 2024-04-15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今天刚好是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各大商家都会极力宣传自己的产品。天花乱坠的广告随之而来,莲英实在讲不来,今天就只和大家聊一聊,你手中这杯茶是怎么来的。首先,从源头来说,茶叶在种植方面,使用化肥和有机肥之间成本相差较大。一般化肥主要含氮、磷、钾,可以加速茶叶生长,增加茶叶产量,但是大量使用化肥会影响茶叶的品质。有机肥来自于生物,可以为茶叶提供全面营养,有助于茶叶品质的提升,是绿色环保的肥料。 其次,再说茶叶的采摘。传统茶叶采摘的方式,是依靠手工一芽一叶从茶树上摘下来,将茶叶保存完好,不会经受外力的破坏,如果使用机器的话,可能很快就把大片的茶叶收割完成,但是被收割的茶叶品质会受到影响。 茶叶制作最复杂的一道工艺是炒茶,人工炒制的茶叶条索完整、色泽乌润,而且不同师傅、甚至是同一个师傅,不同时间炒制出来的茶叶风味都有所区别。人工炒茶速度慢,数量少,如果将使用机器炒茶会在较大程度上,破坏茶叶的原本叶片的样式,炒出来的茶叶口感比较统一,因此茶叶少了韵味和灵性。最后,说一下茶叶的“美容”。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喜好,确实会有人在茶叶的“颜值”上做文章。通过添加香精和色素,让茶叶看起来色泽诱人。闻起来香气袭人,喝起来唇齿留香。但这些添加素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莲英认为也大可不必,喝茶就应该喝它真正的味道,“素面朝天”的茶才是真的好茶。人与人之间相处,要的是一份真诚。茶人与茶友之间沟通,靠的是一杯带着真诚的好茶。
祝贺“安溪铁观音一号”卫星圆满发射成功!
· 2024-04-15
❀ 喜 大 普 奔 ❀安溪最近发生了一件大喜事莲英迫不及待地要与大家分享那就是“安溪铁观音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啦!2月27日11时06分,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安溪铁观音一号”卫星搭乘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点火起飞。此次共发射22颗卫星,又一次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的发射纪录。“安溪铁观音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以茶叶冠名的商业遥感卫星,也将成为福建省第一颗亚米级地面分辨率的光学遥感卫星。随着“安溪铁观音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千亿品牌价值的铁观音茶产业有望释放数字活力。据悉,“安溪铁观音一号”卫星使用轻量化结构设计、高度集成电子学系统、高分辨率超轻量化低成本相机等创新技术,使得整星实现分辨率优于0.75m、成像幅宽大于17km,重量43kg,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低重量、高分辨率的特点。同时,卫星拥有蓝、绿、红以及近红外谱段的多光谱数据获取能力,能够从535km高空对茶园中每一株茶树的长势进行监测,并进行病虫害监测、茶树生命周期的质量溯源,为铁观音茶叶的品质、铁观音品牌的“硬实力”提供保障。△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 图源新华网安溪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安溪茶园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是在全域范围内打造智慧茶园,依托新技术、硬科技提高茶园的种植水平。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在茶园管理、灾害预警、土地利用管理、产业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以卫星为引,安溪的数字化技术将贯穿从茶园种植、管理,茶叶采摘,炒茶制茶,包装运输的全流程。发射“安溪铁观音一号”卫星,是安溪铁观音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的时代注脚,也为2022年力争“十四五”末县域数字经济规模超600亿元的目标提供强大支撑。安溪以茶闻名于世,它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在安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56%来自茶产业。如今,全县涉茶产业总产值已达280亿元,茶产业助力安溪从福建最大国定贫困县蜕变为全国百强县。2021年9月,《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安溪县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57位。茶产业兴盛的背后,安溪铁观音的品牌价值愈加凸显,其以1428.46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两年位列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价值第一位,亦连续第六年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名。卫星发射的一小步,铁观音品牌的一大步。据介绍,围绕由卫星带来的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等产业集聚效应,安溪铁观音将充分利用数字经济时代潮涌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通过数字化打造茶产业价值链,全方位提升铁观音的科技活力和品牌影响力。
茶杯里的中国 | 海南,华夏第一早春茶
· 2024-04-15
春茶历来深受推崇,这是因为茶树经过一整个冬天的休养,积攒了丰厚的内含物,使得春茶滋味甘醇,香气芬芳,品质最好。今年的春天,南方大部分地区迎来持续的低温降雨,甚至降雪天气,让春茶的开采时间推迟了许多。不过也得益于这种天气,在冻死茶树害虫的情况下,让茶园里的茶叶有充足的时间积累营养物质,所以今年的春茶品质是非常让人期待的。春天,最宜说春茶。那么最早的春茶有多早?哪里的春茶最早上市呢?今天“茶杯里的中国”系列就来和茶友们聊一聊这个话题。众所周知,每年的春茶都价格不菲,尤其“头春茶”更是炙手可热。为此,各地都种植了不少早芽种茶树,比如浙江的“乌牛早”,它在碧螺春、龙井茶三月底四月初开采时,就已上市一个月了。但发芽再早的树种,也抵不过大自然的气候,所以我国最早的春茶,毋庸置疑产自海南。△海南春茶园,图源:新华社海南,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属热带季风气候,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资源,造就了海南岛发展茶产业的先天优势。作为全国最南端的茶产地,茶叶采摘季节比其他茶叶产区早1—3个月,最早一月份就有新茶上市,因此海南的头春茶有着“华夏第一早春茶”的美誉。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海南比较有名的“苦丁茶”。海南的茶叶品种较多,白沙绿、兰贵人、水满茶等都是不错的茶,但是在市场上不是太出名。大家听到最多的是苦丁茶,苦丁茶的制作工艺虽然和绿茶相似,但是茶叶来自大叶冬青树种,并不是常见的山茶树种,所以一般被列为保健茶而不是归入六大茶类中。△郑莲英·苦丁茶苦丁茶富含熊果酸、苦丁皂甙、茶多酚,这些营养成分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现在这个早春时节,我们恰好可以喝点苦丁茶。因为过年期间大鱼大肉吃了太多,喝苦丁茶好处多多。△苦丁茶汤 图源:网络苦丁茶,还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栽培茶叶的主要证据之一。“苦丁茶”在中国古书中被称之为“皋卢茶”,味道先苦后甘,为药、饮兼用之名贵保健珍品,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饮用历史。东汉的《桐君录》就有记载,当时的交广一带(即现在的广东、广西、海南和越南),招待客人时要先奉上一杯苦丁茶。明太祖先朱元璋曾患有便秘,太医用了很多药,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后来连饮七天苦丁茶,竟然就神奇治愈了,苦丁茶也从此被列为宫廷贡品。△古人饮茶 图源:网络传说慈禧太后中年以后曾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也是在饮用苦丁茶后病情大为减轻。看到清廷饮用苦丁茶,英国商人也来赶时髦,在广州沙面十三行租界设点收购苦丁茶。当时的苦丁茶有“片片新芽片片金”的说法,可“换谷三十担,值银六十两”,足以可见苦丁茶在当时的珍贵。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海南对五指山区野生千年古茶树枝条进行人工繁殖,从此海南开始大面积种植苦丁茶。2006年,海南澄迈苦丁茶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白毫银针,一段最初的传奇
· 2024-04-15
白毫银针作为白茶中的顶级品种,近年来颇受茶友们的青睐。不过现在大家谈论白毫银针,主要讲它的价格、产地、品质、泡法、功效等等,对它的历史却了解不多。今天,我们就聊一聊白毫银针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吧。一、低调的白毫银针不少人以为,白茶是最近一二十年才出现的。那么,此前难道就没有白茶吗?非也。这是由于白茶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是相当低调的。白茶最早源于福鼎的芽茶,早在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福鼎商人已经将茶叶按照不同等级卖出不同的价格,而决定茶叶等级的关键,就是芽头质量。福鼎在嘉庆元年(1796年)首创银针,并于咸丰六年(1857年)和光绪七年(1880年)分别发现了茶树良种福鼎大白和福鼎大毫,光绪十二年(1885年)才始制商品化的白毫银针。当时的白茶是什么地位呢?据福鼎县志记载:“茗,邑产以此为大宗,太姥有绿芽茶,白琳有白毫茶,制作极精,为各阜最。”但当时福鼎茶叶销售主要以绿茶为主,每年多达三千担。红茶也有两万多箱,而白茶只有二千箱多一点。当时白茶因产量稀少、价格昂贵,属于比较小众而高档的茶类,被用来拼配红茶出口欧美地区。而白毫银针如何逐步从“小众”身份走向畅销欧美之路的呢,那就不得不提到当时整个国与国之间的政治、贸易大环境。 二、国际红茶市场份额被抢占当时的英国是茶叶消费大国,特别是红茶的消费,茶叶的进口主要靠中国,所以同中国的贸易是非常重要的。英国购买茶叶,除了用货币,也用其他的产品交易,由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英国的产品无法流入中国。随着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愈深,他们发现无论用怎样先进的产品都打不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市场的时候,决定用鸦片来做局。英国人对中国的觊觎,除了庞大的市场,还希望掌握中国茶叶的核心机密,以扭转中国茶一统世界的霸主地位。 △爱喝中国红茶的英国人 图源网络鸦片,在中国民间从宋代开始就有用来做药材的记录,明代随着进口贸易的增加,开始对鸦片征收入口药材税,但量都不是很大。随着鸦片的进口及国人吸食量的增多,鸦片进口从少量,到1800年的每年四千箱,再到1840年的每年四万余箱(当时鸦片的出口就占了英国对华贸易中的1/2以上。)△林则徐虎门销烟 图源网络直到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两年后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并签署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将福州和厦门划为了通商口岸,这为后面白毫银针的出口作了铺垫。战后,英国派出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来到中国窃取中国茶叶核心机密。他剃掉头发戴上假辫子,乔装打扮成中国人的模样,还学会了说中国话,在重点茶区的各个茶园活动。△植物猎人罗伯特·福琼 图源网络他先后四次入华,采集到了茶树种子和茶树标本,将23892棵幼株及大约17000棵幼苗运到喜马拉雅山山脚下,同时雇佣8位中国茶工携带工具一同前往。不久,在印度的阿萨姆邦和锡金邦,茶园陆续涌现。19世纪下半叶,茶叶成了印度北部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到了1893年,英国红茶市场的份额已有一半被印度、锡兰的红茶取代,中国红茶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被削弱;另一方面,国内在1875年创制成功的安徽祁门红茶也异军突起,挤占了不少闽红茶的市场。这时的福建茶商,终于看到了危机,他们决定另辟蹊径,大力推进白茶生产。 △云环雾绕的福鼎 图源网络
一字之差的“功夫茶”与“工夫茶”,差别真的很大!
· 2024-04-15
乍暖还寒的初春里,最惬意的莫过于给自己片刻悠闲,手捧一杯澄红明亮的红茶,坐看人世间的车水马龙,用温热的茶汤带给自己由内而外的暖意。 平日,茶人朋友之间约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近日莲英与几位朋友约了次下午茶,泡的便是祁门工夫红茶。喝茶时谈起此茶,刚好有位接触茶不久的朋友误以为“工夫”红茶为“功夫”红茶,还顺带用手比划了两下“功夫”。作为茶友之间的友好交流,众人自是又一番解说。其实这种由相同读音而引发的“误会”莲英不是第一次遇到,而且多数人会把它们混为一谈,以为所表达的是同一意思。所以,有必要针对这个“误会”来一次“澄清”啦~工夫茶“工”在哪里?功夫茶又“功”在何处呢?先来个简单的总结版本:工夫茶的“工夫”多指制作茶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指向制茶的工艺过程。后来在茶的类别中特指工夫红茶,隶属于“红茶”这个大类。△工夫茶 图源:网络而功夫茶的“功夫”多指泡茶、烹茶时的技艺与技法,而且非常讲究,必需达到一定的造诣和修养才能称之为“功夫”。它要求冲泡的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要凸显茶叶冲泡文化与美感,富含地域特征。△功夫茶 图源:网络上面有说,在茶类中,现在的工夫茶特指工夫红茶。那工夫红茶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工夫”红茶,哪些红茶是工夫红茶呢? 工夫红茶的出现得益于18世纪小种红茶在西方社会的广泛推广与认可。△传统英式下午茶 图源:《唐顿庄园》剧照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与加工红茶的国家。17世纪初,武夷山首创小种红茶,这不仅刺激了中国茶业的发展,也逐步带动了世界喝红茶的潮流,但那时只靠武夷山一地并不能满足全世界红茶消费者的供应,所以在18世纪中期开始,我国在小种红茶的生茶技术上,创造出了加工工艺更为精湛的工夫红茶。而红茶的产区,也从福建一地扩张到了全国十几个省份。此后,中国红茶的生产、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直到20世纪初,红碎茶的出现逐步替代了工夫红茶,还有国际茶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内大环境的变动使得中国茶叶贸易开始逐步走向衰落。 工夫红茶的“工夫”二字可以说体现在了制作工艺的每一道流程之中。不管是采摘标准、鲜叶等级,还是茶叶初制与毛茶精制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和检验,工艺不胜精、微、繁、细,整个过程逾越十多道关卡,制作时间多达3-4个月。